中央一号文件热点话题解读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日前发布。围绕未来怎样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如何谋划乡村建设等热点话题,2月22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做了全面解读。
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对于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讲,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我国粮食安全完全有保障,但粮食供需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未来需求还会刚性增长,加上外部形势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加,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一刻也不能掉以轻心。
唐仁健说,保障粮食安全,重点是做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我国将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还要确保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种植粮食及瓜菜等一年生的作物,并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下一步增加粮食产量根本的出路还是要向科技要单产、要效益,下决心打好种业翻身仗,用现代的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来强化粮食安全的支撑。
同时,要建立“两辅”的机制保障,即“辅之以利、辅之以义”,完善种粮农民补贴政策,健全产粮大县支持政策体系,压实地方党委政府在粮食安全上的义务和责任。
“这次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下一步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以前主要强调的是省长负责制。”唐仁健说,通过这些努力来确保各省区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有条件的还要不断提高。保供给既要保数量,还要考虑保多样、保质量,要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做深、做细、做实。
健全生猪产业平稳发展长效机制
猪肉供给和价格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唐仁健说,从去年开始,农业农村部采取了多种措施支持恢复生猪产能,稳定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截至去年底,生猪存栏已经恢复到2017年水平的92%以上,超过预期12个百分点,现在市场供应总体势头向好。
他表示,随着新增的生猪产能陆续兑现为猪肉产量,猪肉市场供应最紧张的时期已经过去,后期供需关系将越来越宽松。预计到今年6月份前后,生猪存栏可以恢复到2017年正常年景的水平,下半年生猪出栏和猪肉供应将逐步恢复正常。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
“我们既要立足当前抓恢复,也要着眼长远稳生产。”唐仁健表示,农业农村部将密切监测生猪生产发展动态,抓紧研究稳住和储备生猪产能的具体办法,确保生猪产业平稳发展。
谋划和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
农村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一个重要抓手就是谋划和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
中央农办秘书局局长吴宏耀说,乡村建设行动要抓好规划编制,坚持规划先行,合理确定村庄的布局分类。
“乡村规划是乡村建设的施工图,如果没有规划,乱搭乱建乱占就会冒出来。”他强调,编制村庄规划要在现有基础上展开,注重实用性。村庄要保持乡村独特的风貌,留住乡情味和烟火气,防止千村一面。要严格规范村庄的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
吴宏耀表示,要抓好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提升和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进往村覆盖、往户延伸。还要抓好农村公共服务的提升,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农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乡村建设不是一窝蜂都去搞建设,要强化统筹、突出重点,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行县乡村统筹,不同层级明确不同建设重点,实现功能衔接互补、资源统筹配置。”吴宏耀强调,乡村建设,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②8
(新华社记者 胡璐 于文静)